级别: 圖文專員
UID: 1459784
精华: 0
发帖: 89653
威望: 0 点
金钱: 210926 RMB
贡献值: 147 点
注册时间: 2020-09-01
最后登录: 2024-12-01
0楼  发表于: 2024-10-04 00:17

朝为琴女,暮为流莺 转

  朝为琴女,暮为流莺

看古今传奇轶事,如隔岸观火,本来图个消遣快活,最烦的就是跟在后面唱高调:张三伟大的爱国情怀,李四忧国忧民的广阔胸襟,王二麻子高尚的情操品德,赵大妈真挚感人的爱情绝唱……,不是想全盘否定主旋律,说多了,就显得假;假了,就令人麻木,也丧失了原本的教育目的。

所以烦,谁整天想着被教育啊。

想说点别的。

不是没有拨动心弦的时候,比如,翻阅典籍,看到了“流放”这个词汇。

历史差不多是部男人史,帝王将相诸子百家,统统充斥着雄性味道。当读到那些被判了流刑的男子披枷带锁忍受这跣足跋涉的煎熬时,我基本冷血。因为历史很公平,成王败寇,优胜劣汰尔。

然而,他们的家眷们,那些女人,却要遭受到跟他们同样的折磨,一读之下,竟心酸潸然,为早已成飞灰的薄命红颜哀叹不已。不是我多情,是我想象力有够丰富,也有种中世纪骑士般的情结,如果你差不多和我相似的话,请看:

原本深宅闺房、红绡帐底的娇娘们,原本玉粒金莼、菱花镜内的千金们,还没等春梦做尽,就因着乱政、抄家、犯案、敌侵,被赶出了府邸,锁进脏臭的牢狱。胭脂水未冷,粗麻已换缎,便又随堂过审,只有听判画押的份儿,连头都不能抬。于是,发配的发配,卖人的卖人,收官的收官,驱走的驱走。

她们已经没有权利再乘坐当时唯一的交通工具——马车了,只能背着个包袱,亦步亦趋地跟着男人,用娇嫩的双足,柔弱的身躯,惊怯无助的眼神去执行完那森严的判罚。请看吧,她们一步步地走着,从开封到南诏,从长安到西域都护,从北京到乌里雅苏台,从温柔富贵乡一步步走向地狱般荒凉的边陲之地。请看,她们中的许多人,会死在路上,尸骨被草草掩埋掉;有的即使到达了目的地,也难活得长久——怎么能要求一株芙蓉像胡杨般在戈壁上生存呢?还有的,走在途中,会被无奈地卖给当地的富户,然后像浮萍般飘零开去。

每每读到这些,就会心痛的厉害。觉得有些像《红楼梦》里的人物情节了,也会想到,《红》算是曹沾的半自传体小说,那么,尽管他的人生悲惨,可我们毕竟还多少了解些,何况他还是个男人。可黛玉呢,宝钗呢,湘云呢,袭人鸳鸯呢,平儿惜春入画侍书呢,真实的她们,曾遭遇了何种下场?宝钗会不会流配了三千里,黛玉有没有卖入商贾家,鸳鸯袭人是否沦落勾栏,在回忆往事中郁郁早终?

莫说商女不知亡国恨,国之与她能值几何?杜牧留下了传世佳句,也留了副刻薄的臭男人嘴脸。她被命运逼迫,还要生活,唱一唱后庭花又怎样?该知亡国恨的不该是她,有文臣武将,有九五之尊,还有一国的须眉呢。天下兴亡,匹夫?a href=性穑还谀形俚哪甏跖游拊稹?

《环阆记》上记载,清初苏州女子瑞烟,原为抚台教馆的捧琴女,后抚台在雍正朝坏了事,被发配至成都。她偷偷返回苏州,为照顾潦倒的主母儿女,不惜卖身做了娼妓,以换衣食。几年后,雍正驾崩,抚台平反且升了官,家人重逢,却独不许瑞烟回来。瑞烟也不委屈不恼,就找了根绳子拴在梁上,“从容自尽而报全终。”

那会儿的人受封建儒家毒害太深,大概觉得她就该死,而且得高高兴兴的去死才行;可现在看了这故事,憋屈的只想骂他娘。凭什么?凭什么要接受那些,难道那种痛苦真会让人高兴吗?也许,真正的痛苦在于,看到过了天堂的美景,就再也难返回凡间尘世了。

说不太清楚,刚才所得出的种种结论似乎一下子失去了意义,因为所讨论的话题好像本身就没什么意义。突然想起了波多野结衣,她很会装纯,像个乖乖女一样,初见时实在难和她扮演的**电影里的角色联系起来。但可能人家的确就是很纯,能把工作和现实生活分的很开,也可以朝为琴女、暮为流莺,并且不必担心家人瞧不起,会逼着她从容地上吊。超越一点世俗眼光来评判的话,可以说那完全是波多野结衣的权利,真的,她有权利去做一个**明星,有权利拒绝流放,更有权利让贴着道德标签的制度滚得远远的。不相信的话,你可以问一问自己,假如有三个选项,你愿意做徒步流放到贝加尔湖(并且随时可能被卖掉)的贞女,还是愉快上吊的瑞烟,还是脱并快乐生活着的野结衣呢?